項目部公章的法律效力是什麽? 項目部系建築公司内部機構,不具備法人資格,也未辦理工商登記。依法而言,在非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對外進行民事法律行爲時,應當具有公司的授權。因此,蓋有項目部印章的合同或其他文件的效力,并不取決于項目部印章本身,而是取決于持章人所得到的授權權限。
實踐中,什麽情形下項目章有效? 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中對于印章的效力有以下幾種情形,分别處理: 情形一、公司出具授權委托書,授權項目章在委托事項及委托權限内代表公司,則項目章被視爲公司章,對公司産生法律效力。 情形二、公司沒有出具授權委托書,若事後追認,也發生法律效力。 情形三、公司沒有出具委托書,事後也不認可,此時項目章僅是證明作用。如對方當事人能提供證據證實實際履行者爲企業,亦可産生法律效應。 情形四、項目章被盜用,給第三方造成損害的,盜用者承擔刑事或行政責任。此時,項目部應當注意保存相關證據,以備引起糾紛時産生連帶責任。
企業該如何管理這些項目章? 無論哪種情形,企業對于項目章簽訂的合同大多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。而且在以往案例中,更有企業遭受了重大經濟損失,讓企業領導們心有餘悸。那麽,應該如何管理好這些項目章,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。針對以下常見問題,給大家一些參考意見。
項目部刻制印章的流程不規範 存在的風險: 1、項目章的刻制數量、時間、經手人等無檔案信息記錄,容易出現私刻風險; 2、未在公安部門指定單位刻制項目部公章,也無備案。出現假冒時,對真實性認定困難。 3、項目周期長,人員流動大,交接較頻繁。但實際情況交接工作無相關監督,也無交接手續。 一招搞定的妙計: 總部依法統一刻制項目章,并将項目章鎖入印得安智能印章機中,360°全密閉防護,非授權不可用。印章裝入\取出時間、管理人、用印人、審批人等所有印章信息都自動記錄,數字台賬有迹可循。即使人員交接頻繁,也能一一記錄在案,方便監管。
項目部使用印章的審批監督不夠 存在的風險: 1、不應加蓋項目部印章的合同加蓋了,導緻企業承擔法律責任; 2、對于不當使用項目部公章給施工企業造成損失的,相關責任人認定困難; 3、審批手續不全,有的先蓋章後審批,有的不走流程,領導打招呼蓋章,審批制度形同虛設; 4、出現訴訟或仲裁案件時,除非企業有證據證明所涉印章與己無關,否則可能認定合同有效。 一招搞定的妙計: 使用印得安智能印章,必須要先通過線上審批流程(可根據企業用印情況自由設置安全等級,加大或減少用印流程)。審批通過後,用印人通過指紋識别開啓設備,責任到人,解決傳統印章存在的偷蓋、私蓋無用印人記錄的安全隐患問題。用印時,設備的高清攝像頭可遠程監控用印流程,智能識别合同空白、合同挪移等風險并預警,确保每個章都蓋在該蓋的文件上。同時,每條用印記錄都會自動歸檔上傳後台,方便事後舉證。 項目部公章數量太多,總部管理困難 存在的風險: 1、除項目部公章、财務章,還有合同專用章、各主要科室章等,項目一多後,章的數量成倍增加,管理難度加大:如被盜風險增大,偷蓋、私蓋風險增大,保管責任認定不清等; 2、印章一多,使用權限容易混淆,蓋錯風險增大,易導緻企業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; 3、公章數量增多,對假冒章的認定難度增大。 一招搞定的妙計: 銷毀掉不必要或重複的印章,将要使用的印章裝入印得安智能印章機中,并接入印得安智能印章生态體系,将合作用印、人事用印、擔保用印等各類用印場景全覆蓋。印章再多,用印也能體系化、規範化管理。 同時,對于大數量級的印章保管,企業也可搭配印得安密椟智能印章櫃一起使用。自由組合的櫃體,可根據企業需求靈活配置。人機交互,取章還章都有記錄,可實現印章精準管控。